记忆成语不能死记硬背,中华五千年文明,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。这些故事穿越历史,代代相传,历久弥新,蕴含深厚的人生哲理。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,有助于我们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,积累趣味语文知识。


一、不耻下问

孔子常常教导自己的学生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”,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有了这种学习态度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。

对于那些能够做到不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学习为耻的人,孔子特别赞赏他们,认为那是好学的表现。孔子自己也时常这样做。

 

孔子初次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祀祖先的典礼,因为对于许多礼仪,孔子都不明白。因此孔子不停地问身边明白的人。这是什么礼仪?它表示什么意思?下一步该做什么?孔子把他不清楚的每一个礼节都问清楚了。

很多人不仅不为孔子的这种学习态度所感动,反而在背后嘲笑他:还给别人当先生呢?连这些礼仪都不懂。什么都要问,真是不以为耻。孔子听了这些议论后,坦然地说: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对于自己不懂、不明白的事情,一定要问个明白,弄清楚,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方法。


二、唇亡齿寒

公元前655年,晋国想攻打虢国。但是它们两国中间隔着一个虞国,于是晋献公派大夫荀息去向虞国借路。

昏庸无能的虞公被荀息的言辞迷惑,看不透敌人的野心,加之贪图晋国的厚礼,就答应了晋国借路伐虢的要求。

这时,有一位叫宫之奇的虞国大夫,站出来极力反对,他规劝虞公说:虢国是虞国的屏障,如果虢国灭亡了,虞国也将随之灭亡。俗话说:唇亡齿寒,说的正是我们两国之间这种唇齿相依的关系。如果我们借路给晋国,势必会助长晋国的野心,虢国早晨被消灭掉,那么虞国在当天晚上也就会跟着被灭掉。我们怎能做自取灭亡的事呢?

 

可是,固执己见的虞公不听宫之奇的劝告,还是把道路借给了晋国。

当荀息率领晋国的大军经过虞国时,宫之奇立即率领全家逃离了虞国。他预言说:虞国来不及举行年终的腊祭了,晋国将在这次军事行动中一举灭亡虞国!

果然,那年冬天,晋国先消灭了虢国,随后又在得胜回国的途中,背信弃义地灭掉了虞国,并且捉住了虞公。


三、披荆斩棘

刘秀初起兵时势单力薄,粮草供应困难,士兵的生活十分艰苦,常吃不饱穿不暖。时间久了,一些追随者便另投他人,弃刘秀而去。有个叫冯异的人,刚开始时担任刘秀的主簿,一直忠心耿耿,追随左右。

 

一次行军程中,军士们饥寒交迫,叫苦连天,许多人支持不住,悄悄溜走了,刘秀又急又气。这时,军中仅剩不足一顿的米和一些马料了。冯异急中生智,命人把马料中的豆类和米掺在一起煮了一大锅粥。军士们吃了热乎乎的豆粥,饥寒顿消。大军顺利到达了目的地。还有一次行军途中,天降大雨,众人衣服都被淋湿,大家冷得浑身打颤。冯异带人找了一些柴草,点火让大家取暖烘衣。这样又避免了士兵的涣散、逃逸和哗变。

冯异做的虽然是一些小事,但是却起到不可忽视的稳定军心的重要作用。这令刘秀对他刮目相看。刘秀称帝后,一次在群臣面前称赞冯异:这是我起兵时的主簿。为我冲破重重险阻,平定了关中地区。

“披荆斩棘”一词也由此流传下来,比喻克服重重困难,清除很多障碍,一路前进。


四、大公无私

春秋时期,晋平公问祁黄羊:“南阳县缺一位官,你看谁去比较合适呢?”祁黄羊想了想后推荐了仇人解狐。看见晋平公很奇怪,祁黄羊解释道:“您只问我谁适合这个职位,并没问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!”解狐上任以后果然很有作为。

又有一天,晋平公问祁黄羊:“朝中缺少一位法官,你看谁能胜任呢?”祁黄羊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,结果祁午也非常称职。

 

孔子知道这两件事后称赞祁黄羊公正严明,是个“大公无私”的人。成语“大公无私”便从此流传下来。